校训:厚德笃学 知行合一

作者: 时间:2018-10-17 点击数:

校训:厚德笃学 知行合一

“厚德”:语出《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何谓厚德?厚:优待、推崇、重视;德:道德、品行、政治品质。《春秋传》指出:“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世说新语》中讲“百行以德为首。”《大载理记》讲:“行德则兴,背则崩”。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厚德”,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易经·坤卦》言:“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意指人的道德修养应像深厚的大地一样容纳人和物;“天无私覆,地无私载。”

“厚德”作为普适的教育理念,是各级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第一要义。教之道,德为先。学院以德立校,教师以厚德育人,学生则明德修身。“以德立校,兴校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成才先成人,优学且厚德。

“厚德”的教育理念,是要培养广大师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政治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杜威先生主张“教育即生长”,可见,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提供各种教育的资源——无论是技术的还是人文的——让学生更好地生长和发展。

何谓“笃学”?“

“笃学”,专心好学。“笃”有诚笃不虚、坚持不懈、厚积薄发等含义。如“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笃学”出自《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笃学反映的是一种专心好学,锲而不舍地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

知识是一切美德之母,只有知识的江河才能载起事业和理想之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很注重求知,认为只有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笃学”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意指师生诚笃不虚的研习,矢志不移的探究,以臻学术精深思想渊博之境地,厚积薄发地为时为世所用。“笃学”要求师生志于学,专于学,厚于学。既要学知识、学技能,又要学做人、学处世;在知识与技能上实现厚积厚载,在做人与做事上实现相得益彰。“知之深切,方能行之自觉”。笃学是实践的基础和前提,又是成功的基石和保障。

何谓“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命题。语载王阳明《传习录》:“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先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意思是说,认识达到了真切笃实的程度,便是行动;行动到了明确的感悟和精微察知的程度,便是知。在实践中,知与行本来就是不分离的。只是因为后来学者把知与行截然分开,分别下工夫,背离了知与行的本义,因而才有了“知行合一并进”的观点。真正认识到了就可因此而称其为行动,没有行动就不能称其为真正认识。

在王阳明的知行观里,“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行合一”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知”和“行”密切相连,不可分割。即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同一过程中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二是指“知”和“行”是并进的,缺一不可。

王阳明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他认为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

“知行合一”价值观,在高等教育中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认真真求知、踏踏实实行动,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自我谋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理实交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才能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不能用于实践的知识,就不能算是真正掌握了的知识,并且知识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能体现出价值。

职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准、具有较强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达成上述目标,“厚德”是根本,“笃学”是关键,“知行合一”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路径。“厚德笃学、知行合一”诠释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彰显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独特理解和把握。